現(xiàn)在很多爸爸媽媽一味地注重孩子文化成績的好壞,而容易忽視孩子道德的發(fā)展。殊不知,道德對孩子來說很重要,是孩子能夠成人的基礎。所以,爸爸媽媽需要關注孩子的道德發(fā)展,讓孩子先成人再成才。
美國的發(fā)展心理學家科爾伯格提出了一套兒童道德認識發(fā)展的階段模式即——“三水平六階段”品德發(fā)展理論,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吧!
前習俗水平(0至9歲)
主要特征:孩子會為了免受懲罰,或者獲得獎勵而順從權威人物規(guī)定的行為準則。
階段一:懲罰或服從的道德定向階段
這個階段的孩子沒有真正的準則的概念,他們一般根據(jù)所做行為所帶來的后果來對此行為的好壞進行評判。
階段二:樸素的享樂主義或者功利主義的定向階段
處在這個階段的孩子會認為,如果做出一個行為之后的結(jié)果是好的,是獲利的話,就說明這個行為是對的。他們不再把規(guī)則看作是一成不變的東西,會根據(jù)行為者的意象來判斷過錯行為的嚴重程度。
習俗水平(9至15歲)
主要特征:孩子會為了得到贊賞和表揚或者維護社會秩序而服從父母、同伴、社會集體所確立的準則,他們渴望去維持社會的秩序和規(guī)則。
階段三:人際和諧的定向階段,又稱“好孩子”定向階段
這一階段的孩子希望與周圍的人建立一種良好的、和諧的關系,會要求自己不辜負父母、教師、朋友的期望,希望能夠保持相互的尊重和信任。
階段四:權威和維持社會現(xiàn)有秩序的定向階段
這個階段的孩子會認為每個人都應當承擔社會的義務和責任,而判斷一個人行為的好壞,則是看他是否符合維護社會秩序的準則。
后習俗水平(15歲以后)
主要特征:這一水平又稱“原則水平”,特點是道德行為是由共同承擔的社會責任以及普遍的道德準則所支配,道德標準已經(jīng)被孩子內(nèi)化為道德命令了。
階段五:社會契約和法律的定向階段
此階段的道德推理具有靈活性,這時候他們會認為法律是為了讓社會更加地和諧,如果法律不符合人們的需要的話,則可以通過民主決議和協(xié)商加以改變。
階段六:以普遍的道德原則和良心的定向階段
這個階段的孩子會將適用于任何情況的道德準則和普遍的公正原則作為道德判斷的依據(jù)。
看完了道德發(fā)展的階段,爸爸媽媽是不是對孩子的道德發(fā)展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呢?希望各位爸爸媽媽能夠依據(jù)每個階段的特點,幫助孩子的道德得以健康發(fā)展。